搶救生命4大關鍵

2024 Jul 31

CPR新版口訣是什麼?CPR和AED使用步驟一次看

許多急救專家指出,「病人倒下的第一時間,就已決定生死」,旁人扮演著關鍵角色。因為意外發生時的目擊者,儘快啟動「生命之鏈」(ChainofSurvival),大大影響著存活率。


「生命之鏈」的四大環節緊緊相扣,就像一場接力賽。前兩棒要靠全民參與,後兩棒交給救護技術員做最後衝刺,才有機會跑贏死神。全民CPR+AED,有助提高存活率


美國醫師Eisenberg等人在1979年發表於《美國醫學期刊》的報告指出,心臟突然停止的病人,若能在4分鐘內接受CPR,8分鐘內施行高級心臟救命術(AdvancedCardiacLifeSupport),存活率可達43%。綜合國際研究,對因心室顫動而造成心跳停止的病人,3~5分鐘內給予CPR及體外電擊,存活率可達49~75%。每晚1分鐘,存活率下降7~10%,如果什麼都不做,10分鐘後生命就被死神帶走。



跟死神搶生命,不能輸在起跑點上,掌握四大關鍵,人人都可以救人一命。


  1. 撥「119」不要急著掛電話


「提供足夠資訊」、「接受線上指導」是二大重要的報案技巧,有助於緊急救護的效率和品質。台北市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專員王證雄提醒民眾,「不要急,你在對話的同時救護車就已經出發了。」


■提供足夠資訊

「地」→詳細地址?

「事」→發生什麼事?車禍?疾病?路倒?

「人」→傷患人數?病人清醒嗎?有無呼吸?年齡?性別?

「時」→發生多久了?

「物」→附近的明顯標的物?

■接受線上指導

視情況,派遣員或協勤護士會在電話上教導報案的民眾:「救護人員抵達前能做些什麼?」例如CPR的方法、誤食的處理等。


 2 . 趕快去學CPR

美國西雅圖有80%的民眾會CPR,台灣卻不到5%。消防署副署長陳文龍表示,機關團體可向各縣市消防局申請免費的團體教學服務,不少縣市的衛生局、消防局、醫院也有免費的課程,可上網或電話查詢。

學會了,就勇敢去做,如果不敢對陌生人吹氣,只要用力壓胸,直到救護人員抵達就好,不必擔心做錯了反而害人。「做了只會更好,不會不好,」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本身也是急診專科醫師,他大聲疾呼:「對於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的人,你什麼都不做就是死亡,你做了,他就有機會活下來。」


 3. 珍惜救護資源


不是緊急情況,千萬別把救護車當免費的計程車,全國每天有近2000人需要緊急救護,你佔用了,就會耽誤真正急需用的人。

「老先生把臉盆毛巾都準備好了,說要去榮總住院。」「自己走到消防分隊,要求坐救護車去醫院。」「打個噴嚏就要去掛急診。」「醉漢倒在家門口,叫救護車把他抬走。」救護弟兄們提起救護車被濫用的實例,個個搖頭嘆氣。


 4. 期待全民AED的實現


有「傻瓜電擊器」之稱的AED(自動心臟電擊器,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,另譯自動體外去顫器),是搶救心跳的利器。

因為操作簡單,在日本連小學生都會,已併入CPR的課程中。在歐美、日本等國家的公共場所都有,就像滅火器一樣擺在明顯的位置。

期望「全民CPR」加上「全民AED」,能使到院前緊急救護,更往前邁一大步。
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63064?from=search

幫人CPR急救會被告嗎?
2025 Apr 1
根據衛生福利部於2021年更新的CPR急救流程,最新的急救口訣為「叫叫CABD」,其中「D」代表取得AED並搭配使用。但是幫人做CPR會有法律責任?可能被告嗎?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,施行CPR不會構成法律責任,因為當事人是基於善意救助的原則來進行急救。 許多國家與地區都有「良好撒馬利亞人法」(Good Samaritan Law),專門保護善意施救者,避免其因施行急救而承擔法律責任。 以台灣為例,根據《緊急醫療救護法》第14條規定:「非因重大過失而致患者傷害者,免除其法律責任。」這表示,只要不是因故意或重大過失(如惡意傷害、錯誤使用AED等),施救者就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。
Kendrick Lamar的〈Not Like Us〉Super Bowl 59
2025 Mar 13
大家還記得美國當地時間2025年2月9日舉辦的NFL超級盃第59屆(Super Bowl 59),饒舌歌手Kendrick Lamar的精采表演嗎?特別嘉賓眾星雲集,包括網球傳奇小威廉絲Serena Williams與影星Samuel L. Jackson。 Lamar在中場表演中演唱自己的知名歌曲《Not Like Us》,Diss同樣是饒舌巨星的Drake,以目前聲量和當天觀眾的反應來看,他跟Drake彼此之間的世紀大戰看似Kendrick Lamar更勝一籌。不過Kendrick Lamar除了饒舌巨星這個身分外,或許可以在履歷上新增「救命小天使」一職!究竟是為什麼呢?客官們...讓我們看下去。 根據統計,美國每年約有35萬人(其中包括2.3萬名兒童)在醫院外發生心跳驟停。因此,美國心臟協會持續推動社會提升對CPR及AED(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)的認識與教育,讓這些技能成為全球社區的永久性設施。
aed購買還是租賃懶人包
2025 Feb 25
以我們凱樂斯AED為例,目前服務方式主要為購買以及租賃兩種模式。 購買:買斷方案顧名思義就是一次性支付AED設備費用,並在保固期間享有每年1場教育訓練以及AED設備檢測,長期而言可能降低總支出。後續的保養和維修需要投入額外的時間和資金。 租賃:租賃方案如果是簽年約的話,一樣包含每年1場教育訓練以及AED設備檢測,確保設備始終處於良好狀態,並有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,避免設備無法使用的情況發生。也有提供短期租借的服務,依照需求彈性調整合約租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