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ED布建剩最後一哩路 立委黃捷、沈伯洋現場學急救
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捐贈地區8台AED

「現場如果有醫護人員的話請到月台。」台灣公眾除顫發展協會理事長徐震宇上個月搭捷運通勤時,在北捷江子翠站聽到廣播詢問,當時他雖不清楚事件確切位置,但走沒幾步路就看到一位民眾倒地,旁邊圍了幾個人,還有一台AED(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),他因此快步走過去表達自己可以協助CPR(心肺復甦術)。
徐震宇同時詢問是否已經打電話叫救護車,CPR不到一分鐘,病人已開始有反應,看來是救回一命。新北消防局、北捷公司後來一直說要表揚徐震宇,但他表示不敢居功,「真正該被表揚的是北捷工作人員,他們第一時間打電話叫救護車、把AED拿到現場並及第一時間急救,真正的英雄是他們」。
立法院厚生會今天舉辦「全民CPR—急救賦能韌性大」記者會,徐震宇在現場分享這段他在捷運站提供協助的經驗。
厚生會副會長蘇巧慧表示,厚生會全民CPR委員會自2019年成立,委員會工作每年都有新進展,最初成立的目標是推廣CPR知識,後來參與普及AED建置,向全民募集設備,並希望建立全體國人急救能力,讓每位國人都了解AED到操作方式,期許「人人都能成為救命英雄。」
蘇巧慧表示,厚生會長年與政府單位、民間機構共同努力提升AED普及率,在企業與個人的響應下,全台國中AED已募集完成,而警察局、派出所間也只剩64台,預計年底將完成建置。她開玩笑以電視購物專家的口氣說:「只剩64台請大家趕快認領」,並說今天展開新階段,希望以「全民賦能」讓大家有急救知識,讓設備真正被活用。
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,去年募得168台AED,國內AED普及率從2011年每十萬人口配置8.9台,到今年6月全台共有1萬4966台,平均每十萬人口成長至65台,僅次於美國、日本等。不只設備的可近性提升,也有更多人了解如何利用AED挽救生命。
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也說,AED若能布建於國人容易找到的場所,可提高急救成功率,目前我國AED布建、相關管理與通報制度是亞洲中最完整的,我國有人目擊並施予急救存活率在廿年僅前20%,如今已有40%,公共場所甚至達到55%,患者不只被救回,而且意識清楚,可回歸正常生活。
馬惠明現場也說明如何利用AED急救,並請專業人員示範,蘇巧慧、沈伯洋、吳沛憶及黃捷等立委在現場親自操練、學習CPR心肺復甦術,以「叫叫壓電」四字口訣 ,操作以AED進行CPR的急救方法。馬惠明強調,若遇有需要急救的狀況一要打119,119接獲報案後,除了派遣救護車馳援,同時通知病患周遭的「急救先鋒」前往,盡早提供CPR和AED急救。
新聞來源 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656/8030778?from=udn-ch1_breaknews-1-0-news
